管道安装
(1)管道安装一般应按先主管后支管、先上部后下部、先里后外的原则进行安装,对于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先安装钢质管道,后安装塑科管道
(2)当管道穿过地下室侧墙时应在室内管道安装结束后再进行安装,安装过程应注意成品保护。
(3)机房、泵房管道安装前,应详细检查设备本体进出口管径、标高、连接方法等情况,经验证无误后方可配管。
(4)埋地管道、吊顶内的管道等在安装结束隐蔽之前,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,并做好记录。
(5)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、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,应在结构缝两侧采取柔性连接,在通过结构缝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或设置伸缩节
(6)冷热水管道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道应在冷水管道上方,垂直安装时热水管道应在冷水管道左侧
(7)室内热水,供暖管道应尽量利用自然补偿热伸编,直线段过长则应设置补偿器,补偿器形式,规格,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,并技有关规定进行预拉伸
(8)供暖管道安装坡度度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规定,其坡向度利于管道的气和水。例如,汽、水同向流动的热水供暖管道和汽、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,坡度应为3‰,不得小于2‰,汽、水逆向流动的热水供暖管道和汽,水·逆向流动的基汽管道,坡度不应小于5‰: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%
(9)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埋地敷设的盘管不应有接头
(10)排水管道的坡度工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,产禁无坡或倒坡。生活污水铸铁管通,生活污水塑料管道,悬吊式雨水管道,埋地雨水管通最小坡度应满足表2H314012的要求。

(11)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。如设计无要求时,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。明敷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阳火圈或防火套管。当立管管径≥110mm时,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≥500mm的防火套管,管道安装后,在穿越楼板处用C20细石混凝土分两次浇捣密实;浇筑结束后,结合找平层或面层施工,在管道周围应筑成厚度≥20mm、宽度≥30mm的阻水圈。横干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时,管道穿越墙体的两侧应设置防火圈或长度≥500mm的防火套管。
(12)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周定在承重结构上。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。
(13)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。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,且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;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、窗时,通气管应高出门、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、窗一侧;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,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,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。
(14)通向室外的排水管,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翻时,应采用45°三通和45°弯头连接,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;通向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,并内引人管应高于排出管或两管顶相平,并有不小于90°的水流转角,如跌落差大于300mm可不受角度限制。
(15)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、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要求:应采用45°三通或45°四通和90°斜三通或90°斜四通。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,应采用两个
45°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°弯头。
(16)饮用水水箱的溢流管,不得与污水管道直接连接,并应留出不小于100mm的隔断空间。
(17)在高层建筑的雨水系统,当大雨或暴雨时雨水管是满流,甚至处于承压状态,要考虑管材的承压能力,一般采用承压管材。例如,高层建筑的雨水系统采用镀锌焊接钢管,超高层建筑的雨水系统采用镀锌无缝钢管,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重力流雨水管道系统采用球墨铸铁管等。